2015年6月7日 星期日

理財行為本質是什麼?


    為什麼我們要理財??


因為我們有夢想,渴望擁有或完成的事物。


但事實是我們不可能平白無故擁有,而透過理財行為可以幫助達成目標與夢想。

理財的第一步是存錢,存錢的目的不只是存下錢,背後的意義是控制自己消費的行為模式,改變內在狀態。

    記得小時候的零用錢每天只有10元,當時一瓶養樂多只要5(遠目),每一天只要拿到零用錢都會很高興跑去買養樂多,直到某一天經過玩具店看到很想要的組合玩具(XX戰士),要價要500多元。小時候家境也不是多好,想要的東西就要靠自己。

    當時雖然不懂500元是要每天存零用錢存幾天才能買的概念,但我知道後來家人知道了,就教我每天拿到的零用錢買了養樂多後剩下的錢放到存錢筒裡,一開始好幾天習慣了將買養樂多剩下的零錢放到存錢筒去,距離組合玩具目標越來越近,但說也奇怪,心理漸漸不想要原始的玩具,反倒是想要更貴更好的腳踏車玩具;快要達成目標的時候,將當初渴望的物品轉換更高的目標,回想起來,依稀記得每天存錢創造的「成就感」,這樣感覺漸漸著創造自信的心智和更高渴望的目標,後來也不買養樂多了,除了每天領用錢全部存下後,也在思考著如何更快達成目標。

    有人說:我既沒夢想也沒需要完成的事情(那和鹹魚有何不同??) 但試著想想看,有什麼是你內心想要擁有的,即便是非實體的體驗亦是,構築豐富的人生。



理財行為本質就是在追求豐盛的人生~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